前话:严格的说,孙坚不能算是三国人物(当然,把他作为三国人物也是很有理由的),不过由于他被其子孙权尊为始祖武烈皇帝,所以,吴国的历史不得不以他开始——虽然个人认为吴国的真正历史是孙策和周瑜开创的。因为孙坚是个很复杂的人物,而且关于他的史料相对较多(毕竟是皇帝嘛),所以我打算对他连写几篇……的确,关于吴国的历史世人对它给于的重视实在太少,我就做这个弘扬工作吧。希望大家能够给我的文章多做些批评(向新兄那样),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的成长……当然,恶意攻击的话,我是不欢迎的。
孙坚是吴郡富春人,据说他们孙家“世仕吴”(见韦昭吴书),可是从刘宋刘义庆的《幽明录》“种瓜为业”和陈寿的评语“孤微发迹”等来看,恐怕那是韦昭的褒美。不过,至少在17岁时,孙坚已经做了富春县的县吏了。
三国志上孙坚初次发迹的记载是这样的:熹平元年,年仅17岁的孙坚和他父亲孙钟乘客船办事(应该是沿着浙江——即今富春江——的),到钱塘时,碰到当地著名的海贼胡玉(既然连姓名也留垂青史,可见不是一般强盗了)领着一帮弟兄在岸边分赃,孙坚见状,独自一人操刀上岸,对着众贼人指东划西,好像在指挥人马,胡玉等以为是官军来了,怕寡不敌众,弃财而逃,孙坚不依不饶,竟然还追上去砍了一个贼子。于是,名声大振,被吴郡太守看中,当了代理郡尉,也算是个小司令官了。同年,发生了一件大事,尽管当时可能连孙坚也没有意识到。
还是熹平元年,在会稽称了好几年越王的许氏家族中的许昌继任新“家督”,他显然不满足越王的称号,改称阳明皇帝,并且在老巢句章(就是现在的余姚,1300多年后,这里居然又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阳明。难道余姚人对“阳明”一词有偏爱?)起兵,反守为攻,居然也有了不小的声势,叛军有上万人。身为邻郡司马(其实就是郡尉)的孙坚闲不住了,招募了千把人吴郡“精勇”,和扬州的官军、会稽的官军一起投入了平乱之战。一会儿,许昌的造反就被镇压了。
关于这件事,三国志里记载得很简单,不过,我认为,对于孙坚来说,它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对于以后建国的吴国中吴郡、会稽郡两郡的尖锐矛盾。现在我来解释一下。
从灵帝纪来看,会稽许氏家族应该是属于会稽的土豪。东汉末年,中央政府和地方土豪为了争夺廉价劳动力,矛盾非常大,许氏家族的造反就是其极端表现之一。孙坚率领的吴郡“精勇”在参加这场战争的同时,对于会稽郡的其他地方土豪也有严重的冲击(比如,当地最有势力的周家,其代表人物为周昕、周[日禺]、周昂三兄弟)。说实在的,孙坚的吴郡“精勇”从中央政府来说自然是“解放军”,可对于会稽人而言,其实就是侵略军。这些吴郡“精勇”在会稽除了平乱,还应该会做很多诸如烧杀抢掠、奸淫妇女的勾当,这从孙坚的为人看,极有可能。这个可以从孙坚向其正妻吴夫人逼婚一事可见一斑。吴郡的吴家是同郡土豪,孙坚由于垂涎吴氏的美色,连“兔子不吃窝边草”的原则也抛弃了,从当时吴家的口气来看,孙坚应该是当地的一个大流氓,属于古惑仔老大一类的,结果,吴郡贵族吴家由于害怕孙坚的“轻绞”(当时的轻绞之徒即意现今的抢劫犯)还是把美女吴氏嫁给了孙坚,当然,吴氏的因祸得福是后话了。既然对于同郡豪族,孙坚都不会手软,何况对于邻郡的豪族,更何况邻郡的豪族有造反的嫌疑,而自己却是堂堂政府军的司令官之一。所以我认为,孙坚在会稽的恶行导致了会稽土豪对于孙氏家族的强烈不满,这种不满情绪一直持续到东吴的灭亡。
得胜而回的孙坚虽然受到了扬州刺史臧旻的表彰,可是好像并没有升官,而且还被调出了吴郡,甚至调出了扬州(其实,这个很容易解释,当时,会稽土豪代表周氏三兄弟是属于官家的——当然,其势力远没有之后那么大,否则孙坚应该就消失在三国志上了——在他们的授意下,孙坚被远调是很正常的了),从此,一直到死,扬州在孙坚的政治、军事生涯中消失了,孙坚走向了新的人生道路。
乐趣网 卧龙吟 官方网站: http://www.lequ.com/wly/
乐趣网 H5游戏平台: http://www.lequ.com/
玩游戏,找乐子,就上乐趣网!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收藏乐趣网卧龙吟